五常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2014年突出抓好七方面工作

发布时间:2014-01-06 点击数: 记者:信息员

 

一、进一步推进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奋力在积蓄发展后劲上下功夫、求突破
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总开关,紧紧抓住全省新一轮产业项目建设机遇,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不断积蓄发展后劲。
——提升项目谋划层次。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定位,超前谋划项目,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大项目,确保项目总量增长30%。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施葵花GMP改造、哈特比利时啤酒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推动华雨等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的企业嫁接改造,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优化整合存量资源,谋划生成新项目,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
——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兑现奖惩,形成市级班子带头、乡镇部门联手、专业队伍主动、干部群众参与的全民招商格局。集中开展“招商之冬”、“开工之春”活动,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招商。突出招商导向,立足五常资源禀赋,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盯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商以企开展链条式招商,做大做强产业群体。突出招商策略,对接科研院所合作招商,借助商会协会群体招商,对口联络上级部门借力招商,利用异地经济政策协作招商,发挥乡情友情以情招商,提高招商实效,扩大招商成果。突出招商重点,面向全国、瞄准沿海、对接哈尔滨,聚焦国际国内500强、行业百强,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超亿元项目,争取10亿元以上大项目落户五常,提高招商质量。全年引进项目100个,签约额达到150亿元,超亿元项目50个。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坚持签约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加快推进街上缘食品、北大未名、美君制药等16个在建项目建设,投产率达到100%;推进大连环嘉、广西联壮等36个签约项目开工,开工率达到80%,投产率达到50%以上。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30户,实现建设产业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00亿元的“双百目标”,继续保持产业项目建设强劲势头。
二、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奋力在产业集群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
以争创国家级园区为目标,全力加快牛家园区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更坚实平台。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四有四集中”原则,加大投入,启动集中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热源厂规划设计,解决园区供排水和集中供热问题。推进道路、管网、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七通一平”。规划启动保税库建设,提高园区经济外向度。完成“滨南路”五常段建设,推动牛家至平房段建设,实现与哈尔滨经开区全线贯通,与哈南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借力发展。推进与双城周家、阿城杨树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牛家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推进配套功能服务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同步发展。
——加速园区项目集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做好土地、环评、项目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推动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向园区聚集,实现项目建设由注重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全年完成土地收储100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50个,建成项目150个,实现产值100亿元,税金3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以五常、拉林、山河中小企业园区为平台,吸纳中小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孵化培育大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园区服务保障。进一步强化“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下事情我们办”的理念,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市级领导包企业,部门、乡镇包项目,做到包开工、包建设、包投产。实行代办制、联办制、奖惩制、驻厂服务制和问责制,设立园区改善环境督办室,对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部门和个人,追究问责,严查严办。
三、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奋力在农民持续增收上下功夫、求突破
立足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安全农业,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面落实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任务,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强市。
——打造优势产业基地。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加强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扩稻工程,新增水田10万亩,总面积达到220万亩,建成100万亩示范带、20万亩核心区、2万亩高科技核心园,打造全国一流水稻示范区;实施粮改菜工程,完善设施蔬菜配套,新增露地菜2万亩,实现露地蔬菜规模化、设施蔬菜园区化发展;实施旱田高产示范工程,玉米大垄双行扩大到50万亩;实施畜牧业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牧业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规模化养殖达到70%以上。
——做强做精稻米产业。加强水稻良种研发和提纯复壮,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保证后续种源;实施水稻病害统防统治,全面落实大棚早育苗和常年促早熟措施,确保水稻安全生产,解决稻花香二号成熟度低、质量下降问题;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生产环境和市场监管,保护五常大米品牌;深度开发米糠油、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质稻米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打造百亿产值、亿元税收的稻米产业旗舰。
——完善农业综合配套。新建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9处,标准化大棚小区37处,建成水稻物联网管理中心,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以地入股、代耕代收等新机制,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92万亩,推进农业规模化;实施1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处中型灌区续建节水改造,加快拉林涝区一二排干清淤补堤加固,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推进农业水利化;更新完善大型农机合作社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先进农机具,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科技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单项攻关向综合组装转变,推进农业科技化。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抓住国家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机遇,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综合配套七项改革试验任务,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粮食和畜产品加工量达到200万吨,先进农业技术入户率达到100%。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覆盖面达到50%以上。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新建村级金融便民服务中心100个,实现261个行政村全覆盖,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220万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农技推广服务合作化、社会化进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田节水控制灌溉面积达到20万亩。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所有涉农资金全部整合投入到两大平原改革试验项目上,推动改革试验顺利进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奋力在增强发展活力上下功夫、求突破
——加快发展旅游业。围绕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依托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京旗文化旅游区;依托凤凰山、龙凤山,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区;依托现代水稻示范区和设施蔬菜基地,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区;依托华藏寺、历母山寺,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区;依托北国温泉,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朝鲜族、满族特色,打造民俗风情旅游区。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叫响“大美龙江、美在五常”旅游品牌,凝聚旅游人气,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进华润医药物流、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打造加工包装、仓储分销、专业配送区域物流中心。推进北国温泉水城、欧蓓莎国际商业城、中央红超市等城市综合体和大型超市建设,打造商贸流通集散中心。推进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发展社区养老、家政中介、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业,引进培育汽车4S店、连锁宾馆、星级酒店,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着力发展融资、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奋力在提升宜居水平上下功夫、求突破
坚持把城乡建设作为承载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秀美新家园。
——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按照“36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中等规模城市发展定位,坚持外延拓展与内涵升级并重,同步推进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完成城区开发1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10条,铺装改造步道板5万平方米,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启动西郊铁路平交道口建设,破解西部交通瓶颈;推进既有楼体节能改造,促进老城区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金山公园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生态休闲空间;推进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加快新水厂设备安装调试,确保五一前开栓供水;继续推进铭奥国际、金座国际、福熙公馆、北国温泉小镇等高档社区建设,加快新城区开发,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形象。
——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大投入,增添清扫保洁设备和冰雪清扫清运设备,扩大保洁覆盖面。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城乡结合部、市场摊区、露天烧烤、建筑工地环境治理,规范城市建设秩序、经营秩序;加强物业管理,组建50个业主委员会,引进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实行菜单式服务。开展“一走三进”活动,维修改造47个老旧小区硬件及基础设施。以大树进城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区绿化档次,打造5到10条主题景观街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6%。亮化、美化同步跟进,做到色彩搭配与环境协调统一,实现“一街一品、一楼一景”。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抓住哈尔滨“两区三县十镇”城镇化试点机遇,启动牛家镇整镇推进试点工作,一期完成四个村屯整合。启动新一轮3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6个。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桥涵建设和维修,满足农村发展需要。稳步实施改暖、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屋、改环境“六改”工程,打造四星级以上示范村。落实户籍改革政策,有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城镇化率突破40%。推进与山河屯林业局合作共建,共同发展。
六、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提档升级,奋力在持续健康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对烟尘排放不达标锅炉进行更新改造,坚决取缔改造市区内1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并网拆除市区热网覆盖范围内小区燃煤锅炉7台,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635万平方米,实现住宅小区全覆盖。全面控制在田间、户外焚烧秸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广泛开展节约型单位、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家庭创建活动,推进建筑、交通、服务业等领域节能降耗和公共机构节能。将环保指标作为招商引资硬性门槛,严禁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进入五常。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拉林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规划三类功能要求,城关镇大气首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成《五常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全面开展两河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恢复治理,加强拉林河沿河湿地保护工作。加强磨盘山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保证饮水安全。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七、进一步推进民生福祉提档升级,奋力在建设和谐五常上下功夫、求突破
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大、民生为重的理念,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红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展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机关事业编外人员参保补费工作,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救助平台建设,建成综合福利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健全的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400张。推动各类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5万人次。
——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完成亚臣中学、亚臣小学建设,新建改造9所乡镇中学教学楼,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注重师德师风培养,整治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健全完善教师校长聘任交流制度,向农村输送优秀师资和艺体人才,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和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体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医保体系,新农合统筹区域内政策性报销比例乡镇卫生院不低于90%,二级医院不低于70%。健全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市疾控中心和6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入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文化站、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品牌,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弘扬五常文化特色。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送戏下乡,送书到村等活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出版物市场,营造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开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数字电视覆盖率。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继续推行社会治理“1+3+N”模式,新建4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市区智能交通、公交站点建设,创建公交都市。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完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开展平安家园创建活动,打造哈尔滨地区最平安县(市)。强化基层安全站职能,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健全农村消防体系,抓好交通、防火、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管理,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规范信访秩序,推行访诉分离新机制,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同时,进一步做好统计、物价、档案、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教育、双拥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