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二)

发布时间:2015-01-20 点击数: 记者:信息员

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战略部署,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哈尔滨市委的要求部署,以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一心一意惠民生,尽心竭力谋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法治五常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实施牛家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旅游文化产业区、生态文明宜居区“四区联动”发展战略,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新局面。
2015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46%
同时,投资13.8亿元,其中市本级投资3亿元,竭力为人民群众办好34件惠民实事:
——投资8亿元,完成城乡开发50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改造3.8万平方米。
——投资4000万元,规划启动金山公园三期建设。
——投资1348万元,新建城区规划道路4条。
——投资540万元,完成规划道路改造4条。
——投资450万元,改造巷道15条。
——投资200万元,铺装改造步道板3万平方米。
——投资300万元,安装路灯200盏。
——投资1100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危房3000户。
——投资500万元,发放廉租房补贴3100户。
——投资1820万元,对城乡低保和大病救助进行提标扩面。
——投资1490万元,实施城区高标准绿化工程。
——投资405万元,新建景观式便民公厕4处。
——投资300万元,为残障人员实施免费康复救治。
——投资156万元,开展残疾人救助。
——投资5990万元,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改造。
——投资600万元,新建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楼。
——投资2320万元,新建改造6所农村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
——投资2000万元,新建牛家满族镇中学。
——投资413万元,实施龙凤山镇卫生院扩建项目。
——投资2527万元,实施公共卫生1143项免费服务。
——投资240万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人口计生12项免费技术服务。
——投资600万元,建设40个村级文化广场。
——投资4000万元,筹建五常博物馆。
——投资1250万元,建设2处农超对接产地批发交易市场。
——投资21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物联网智能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投资5000万元,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三级服务网络1000个。
——投资100万元,建设24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投资1200万元,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
——投资5000万元,组建5个大型农机合作社。
——投资8600万元,推进百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12.79万人。
——投资423万元,实施城乡天网工程。
——投资2280万元,新修农村公路60公里。
——投资380万元,规划建设五常客运分站。
——投资310万元,新建城区公交站点60处。
市政府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和永恒追求。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和困难,付出多大的代价和牺牲,我们都将义无反顾,在所不辞。即使穷尽心血、透支生命,也要让全市百万人民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更有尊严!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牢牢把握产业项目这个加快发展的总开关,强力推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精心谋划产业项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经开区产业定位,依托我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严把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集约用地关,坚决不上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精心筛选、论证、包装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生态环保的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确保储备充足。全年产业项目谋划总量增长30%以上。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我省“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力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确保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坚持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并举,重点紧盯民企龙江行、央企对接会、中俄博览会等达成的投资意向,紧盯各科研院所落地转化成果,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的战略扩张目标,紧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福特汽车北移机遇,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大项目。积极引入工业地产项目,为中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抓住葵花药业上市融资机遇,全力支持葵花本土投资,辟建葵花产业园。全年力争引进项目 4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5个。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签约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对落户企业实行全程包保、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和解决征地、拆迁、节能、环保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加快推LG TPS暖边中空玻璃制造、大众汽车配套、辰能生物质发电等50个在建项目建设,投产率达到80%;推进三生集团、森亚纸业等12个签约项目开工,开工率达到80%,投产率达到50%以上。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
——提升经开区承载能力。以打造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经开区建设管理提档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建成垃圾处理厂,提升承载能力。积极争取哈尔滨市支持,推进滨南路双城和平房段建设,为哈南工业新城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以牛家镇为核心,加快道路、医疗、金融、餐饮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五常镇、山河镇、拉林镇中小企业园规划建设,构建以牛家经开区为龙头、中小企业园为支撑,相互补充、协同共进的“一区三园”发展格局,打造哈五路工业经济带。全年经开区新开工项目20个,投产和在建项目达到148个,实现产值70亿元,税金3亿元。
二、牢牢把握两大平原改革试验这个新机遇,强力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以龙安干线为主的百万亩水稻示范区,以安石路沿线为重点的20万亩水稻示范带,以卫国乡为核心的5万亩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园建设,打造全国一流水稻示范区。完善物联网管理中心建设,实现全市水旱田、农业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提升标准化水平;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以1000亩露地菜标准化园区为牵动,新建蔬菜恒温储藏库1处、冬储窖500个,冷藏配送站50个,蔬菜直营店10个,提高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旱田高产示范工程,继续扩大玉米大垄双行播种面积;加快畜牧业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2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7%
——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新建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3处,大棚集中育苗小区54处。实施1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山河拦河坝渠首建设,积极申报争取拉林涝区整体治理、龙凤山水库汛线水位动态管理示范库等项目,提升水利化程度;新建5个大型农机合作社,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加快机械化步伐。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荒地、林地、草原、水面、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的机遇,积极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430个。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做好省级农业保险投保入股合作试点工作,努力将农民生产风险降到最低。抓住卫国、常堡被确定为国家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积极探索农业管水用水新机制。
——加强五常大米品牌保护。修订完善五常大米质量检测标准,引进最新稻花香鉴别技术,使管理标准更科学、更完善,为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水稻综合示范市、“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扩大五常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抓住全省建设绿色食品旗舰店有利契机,引导重品质、守诚信的大米企业入驻旗舰店,有效保护“五常大米”品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牢牢把握旅游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力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坚持“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发展定位,严格执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重点旅游景区控详规划。围绕哈尔滨至凤凰山精品旅游线,打造大凤凰山生态旅游、南部休闲旅游、牤牛河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北部多元文化旅游四个特色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坚持走以游养游、以游兴游的市场化之路,精心策划包装旅游项目,积极引进旅游开发企业,整体打包、成片开发,打造配套完善、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提高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叫响“稻米之乡、美丽五常”品牌,把旅游产业打造为城市新名片、产业新亮点、发展新引擎。
——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深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全市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元素,加强规划设计,推动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影视基地、游乐中心、展览展示等新型载体建设,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三产领域,吸纳投资10亿元以上的商贸综合体建设项目,提升三产档次。加快旅游导示导览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引进旅游人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汽车销售、社区养老、家政中介、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牢牢把握城乡统筹这个全面发展的总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区。坚持追求质量,打造精品,统筹推进新城开发和老城改造,高标准完成城乡开发5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3.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23条,铺装步道板3万平方米,规划启动城市外环路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加强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推进红星美凯隆、欧蓓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推动楼底经济向综合体转移,提升城市档次。规划建设金山公园三期、客运分站和公交站点,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开展全城绿化,推进小区绿化,完善提升现有广场公园,不断增加绿化面积和覆盖率,亮化、美化同步跟进,切实提升城市品位。
——持续强化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不断提高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能力,加大背街背巷、市场摊区、露天烧烤、建设工地等薄弱环节卫生整治力度,全力消除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始终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最大限度维护城市建设秩序。从严整治乱停乱靠、非法营运、违章驾驶等交通顽疾,科学设置交通信号,确保城市交通顺畅,群众出行方便安全。健全完善物业管理机制,引进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实行菜单式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紧紧抓住哈尔滨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文化古镇,形成区域联动、相互支撑、错位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强城乡道路、安全饮水、扶贫开发等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努力解决好落户、就业、住房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问题,加速农民融入城市步伐,城镇化率突破40%。继续推进与山河屯林业局合作共建,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
五、牢牢把握可持续这个利在长远的总基调,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限期治理和更新改造烟尘排放不达标锅炉,推进燃煤锅炉使用洁净煤技术产品,市区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693万平方米。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措施,积极推进秸秆粉碎还田、辰能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切实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深入推进节水、节电、节材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节能降耗指标。强化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管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空间扶持优质项目和优势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抓住我市纳入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健全综合管控体系,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磨盘山、龙凤山流域生态保护,实施土地整治、河流治理等工程,确保农业生产和饮用水安全。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区域内各类污染源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生态文明宜居区建设奠定基础。
六、牢牢把握民生为大这个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成雅臣中学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6所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启动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楼建设项目,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实施公共卫生1143项免费服务,启动龙凤山卫生院扩建项目,强化疾病防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文体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乡村三级文体网络建设,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积极稳妥完成广播电视网络转企改制,提高广播电视工作质量。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低保和社保扩面,全年计划新增城镇低保2000人、农村低保4000人,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000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扩面10000 人、650人、1000人,开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企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4万人。巩固新农合成果,覆盖率、参合率均达到99%。加强劳动维权与劳动合同管理,签订用工合同备案率达到98%以上。
——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平安五常”创建工作,严格执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常镇8个社区建设和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倡导网上信访、推行访诉分离机制,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突出“两个”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新常态、新特征,市政府全体成员将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致力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精神。坚决摒弃“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的拼搏精神,只要符合人民意愿、有利于五常发展,就以满腔的为民热情和澎湃的工作激情,大胆试,大胆闯,勇创一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昂扬锐气,始终以改革精神谋划发展,以统筹办法推动工作,以创新举措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着重在产业引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中增动力、促转型、快发展。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实践。不在等待中贻误发展,不在犹豫中错失良机,着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真正让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努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牢牢把握改革规律性、阶段性特征,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合力创新突破的能力,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改革发展新业绩。
——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统揽推动改革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新机制,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加快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权力运行守边界、有约束、受监督。建立推行政府法律顾问、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重点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服务公开、管理公开、结果公开,加快打造“阳光政府”。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大开展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广泛听取人民政协以及社会各族各界人士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强化行政问责。坚决纠正吃拿卡要及不作为、乱作为、“中梗阻”等行为,坚决克服庸懒散拖等不良风气,严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
——继续发扬真抓实干、狠抓推进落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全部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追求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坚决反对“四风”,始终贴近群众,确保决策和工作实践符合群众利益、符合发展需要。始终保持抓落实的韧劲。不回避矛盾、不畏惧挑战,在事关改革发展的要事难事、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敢于担当、敢于承重,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苦干实干的扎实作风,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对市委确定的任务目标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全力推进,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自觉行为,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努力营造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牢固树立廉政意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加强对“三重一大”,“三公”经费等事项监督,着力解决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突出问题,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完善审计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加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严格落实中央、省市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和约法三章,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切实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风清劲足,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面对使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未来,我们充满必胜信心。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未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发展,为开创五常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