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在五常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7-01-01 点击数: 记者:政府办

 

五常市人民政府 代市长 张英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抢抓机遇、经受考验、砥砺前行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五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跨越赶超,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预计到2016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00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7亿元,是2011年的1.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313元、14969元,分别是2011年的1.8倍、1.5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哈尔滨市前列,2015年全省综合十强县排名第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到2016年末,三次产业构成由30.9:26.8:42.3发展优化为26:29:4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7.5%。经济运行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
——三产活力日益显现。预计到2016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0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商贸餐饮、电商物流、金融保险等三产服务业竞相发展;编制完成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3.6亿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预计完成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年均增长9.5%。葵花药业、金福泰、五米常香成功上市,填补我市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空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6家,比2011年增加176家,预计实现增加值105亿元。
——经开区发展势头强劲。累计投资13.5亿元,实施了供水厂,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承载能力日趋增强,2013年晋级为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128户,预计实现产值60亿元。
——产业项目加速聚集。坚持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经开区招商门槛提高到1亿元,累计引进项目181个,实施产业项目205个,为经济发展积攒了后劲。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粮食连年丰产丰收。2016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28.8万亩,预计粮食总产实现48.5亿斤,在全省始终保持领先位置。
——现代农业亮点凸显。深入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215.5万亩,比2011年增加28.8万亩,水稻产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蔬菜总面积发展到20.5万亩,畜牧业产值达到32.9亿元。累计投资26亿元,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大中型农机专业合作社43个,农机总动力达到143.98万千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完成了国家级农业水价改革、全省农业保险投保入股合作试点、二河乡新庄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和第三次全国农业综合普查试点工作。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159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98万亩。建成市乡村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土地确权达到颁证状态,农村生产关系不断优化。
——五常大米品牌保护有序推进。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业物联网中心,建立五常臻米网,运用“互联网+”打造五常大米龙江第一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在2015年全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中,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到425.92亿元,位居食品类前列。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规划建设11平方公里北部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完成房屋开发116万平方米,改造各类棚户区27个,新建绿地19.9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08盏,完成奥林匹克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城市功能和品位得到提升。
——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新建城市道路17条40万平方米,改造道路111条57万平方米,完成第二热源厂、新水厂、金山公园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铺装供热管线40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线4.5公里,铺装步道板31.5万平方米,城市功能要素日趋完善。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一走三进”活动,改造老旧小区106个。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开发61万平方米,完成泥草房改造36711户。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五带百村”工程,新修农村公路609公里,村屯环境优美整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单位被纳入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民生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 累计实施179件惠民实事,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项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5%。加大救助、救济、救灾、助残力度,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综合福利院建设,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聚力脱贫攻坚,有2个贫困村出列,2064户4263人脱贫。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雅臣中学、雅臣小学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学楼和宿舍108栋、幼儿园16所,招聘教师302名。完成公立医院改革,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15个,新建民营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持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统计、物价、人防、消防、气象、通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社会综治维稳成效显著。全面落实信访责任制,群众合理诉求得到解决,积极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平安五常”、“法治五常”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9项,转变管理方式50项,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启动行政权力清单梳理。加快民主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360件,办复率达100%。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政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监察力度,行政问责42件107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各项事业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得益于历届政府班子的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得益于各界人士、驻五单位、老干部的殷切关怀、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五常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短板问题亟待解决,农业产业链条短,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转型升级困难较多,加快发展压力较大;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任务繁重;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部分干部的发展理念、担当意识、专业水准、执行能力还有待强化,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需巩固深化。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坚持实施“四区联动”发展战略,把五常建设成为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桥头堡、哈长城市群次中心、长白山旅游产业带新节点、和谐宜居宜业生态城,奋力谱写五常振兴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突出现代农业,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桥头堡。聚焦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农业”平台,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精准化检测、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实现有机稻米生产全覆盖。破解五常大米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探索组建五常大米集团,开发稻米全产业链效益,提升五常大米从种植到加工的标准,实现对大米品牌、大米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将五常大米产业打造成中国稻米产业旗舰航母。
——突出产城融合,打造哈长城市群次中心。聚力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完善“一区三园”综合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进绿色食品、生物制药、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把牛家经开区打造成国家级经开区。发挥交通节点地位,完成城区东环路建设,支持吉黑高速、科铁高速、哈市大都市圈道路五常段建设,融入哈长城市群。加快与哈尔滨新区对接,打造哈南产业转移承载基地,拉动金融、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将牛家镇、拉林镇、兴隆乡、红旗乡、牛家经开区纳入哈市大都市圈,形成产业优势互补、经济合作共赢新格局,全面实现工业经济振兴发展。
——突出全域旅游,打造长白山旅游产业带新节点。坚持全区域布局、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深度开发稻乡文化、山水文化、京旗文化,加强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建设一批景色优美、个性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景区景点,发展生态游、乡村游、休闲游、文化游、冰雪旅游。依托展会经济、专业论坛、网络传媒、影视创作、文学作品交流,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开发以五常大米为代表的具有五常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稻米产业深度融合,叫响“中国稻乡 生态五常”旅游品牌。
——突出城乡统筹,打造和谐宜居宜业生态城。以建设品质城区、特色名镇、美丽乡村、生态五常为目标,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多规融合”,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推动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城管、智慧城市、东部外环公路建设,完善城市设施和配套能力;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搭建民营企业创业基地,拉动三产服务业集聚。发挥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打造工业名镇、商贸名镇、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村,推进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落实农业“三减一增”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把五常建设成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美丽时尚的宜居之城。